中澳合作 在中国西部汉中地区应用3S技术 促进历史古迹研究,提高历史文化影响
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此项目由澳中理事会资助,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防学院分校、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省杨凌)和汉中博物馆联合承担。
1 简介
1.1 秦岭屏障秦岭山脉位于陕西境内,将中国西北和西南的气候、景观、地理以及历史古迹截然分开。秦岭还是中国南方(夏季较温暖潮湿,主要生产大米)和北方(冬季干燥寒冷,主要生产小麦)的分界线。
1.2 蜀道秦岭曾经给历史上的陕西和四川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很大困难。本项目研究古代的通讯、交流、贸易和交通如何穿越秦岭而发展。研究的对象是将三个相对封闭的谷地连接起来的交通路线,包括这些路线上穿越周围山地的小道。这三个谷地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角色。最北面是渭河盆地(关中),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悠久。关中往南跨过秦岭的主峰太白山脉为汉水谷地,历史名城汉中位于其中心。再向南穿过巴山山脉就是四川平原,这是古代的蜀国所在地,因此穿越秦岭和巴山的道路也常常被称为“蜀道”。该地区山脉陡峭而危险,仅有的几条天然道路,即使对现代的工程技术来说也是个挑战。然而这些通道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域的上许多丝绸,就是通过这里运到秦岭北面的道路上再西去的。不过第一条有历史记录的穿越秦岭的道路是条军用道路,系战国时期秦国为了攻占蜀国,获得其富饶的资源而修建的,修路同时也是针对敌国--楚国的一个战略行动,这发生在公元前316年左右;接着,秦又建立了都江堰灌溉系统,使蜀成了秦的“粮仓”,供养了它的军队。都江堰灌溉区和大部分原有的工程设施现在仍然发挥着作用。
1.3 栈道的历史从秦汉代到唐代,蜀道被不断地修建、摧毁、重建、修补,然而无论怎样,交通都始终持续着,直到今天。如果跨越高山、穿过陡谷还不足以说明什么的话,蜀道确实还包含了一些更特别的东西。在狭窄危险的山谷,洪水、滑坡还有野兽使得旅行很艰难,古代的工匠们就发明了一种独特而有效的修路方式,这就是“栈道”,或者叫“栈桥”,建在山谷侧面,连接较开阔的区域以跨越狭窄危险的小路。李约瑟爵士(1971)认为栈道是“秦汉造路史上最伟大的工程”;17世纪的李明(法国传教士)写道“从西安到汉中的道路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工程之一。“ 他们还说,“…,在一些垂直的山壁…他们建了一个没有围栏的阳台,穿越了一座座山脉”。
栈道作为一种含义深刻的古迹深嵌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之中。司马迁的史记中描述到,秦朝灭亡之后,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烧绝褒斜栈道,使楚霸王项羽相信他要守在他的领地(蜀、巴、汉),不会再回到关中争夺天下。但他后来打败了项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历时悠久的大汉王朝。东汉时期,蜀道成为重要的行军通道(据de Crespigny 1984年文献,见参考书目)。汉朝瓦解后,诸葛亮数次领兵经蜀道攻打魏国,试图扶助蜀汉王刘备及他的后嗣恢复汉室。在《三国演义》和其它的故事中这部分历史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的文学、习俗和文化。此后的许多世纪里,人类、动物、军队、帝王、贸易、通讯、信息、理念等方方面面都继续沿用着蜀道,甚至满足杨贵妃需要的荔枝也是通过蜀道运送的。
秦岭交通的中心是沿汉水发育的富饶平原和位于其中的重要城市汉中。汉水流域上游,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它介于南、北方之间,得天独厚,未曾受过大的破坏,直到现在还维持着中心地位。气候温和,文化发达,被称作“西北小江南”,在更早的时候则被称为“玉盆”。这里也有汉朝第一个皇帝高祖(刘邦)建造的行宫――古汉台。这些历史和文化如今都在汉中博物馆里有记录。
1.4 3S和栈道蜀道位置的选择,无论是进四川还是去关中,主要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工匠的能力,以及军队、征服者、造反者和帝王的行为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它们有很强的地理特征、属性和关联,因此可以很好地用中国所说的“3S”技术进行研究。“3S”代表遥感(Remote Sensing,通常通过卫星)、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
下面的一幅图展示了“3S”的应用。这是Google Earth显示的秦岭地区图,关中在北面(图片上方),汉中在南面(图片下方)。图片上描出的道路是我们2006年开车走过的现代公路,距离一条古代蜀道很近。一些遗留的古迹用GPS定位,标识为航迹点。地形特征由Google Earth 的SRTM(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量任务)图层显示,航迹和航迹点所附信息可以从软件中调出来。汉中附近的古迹很多,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两个――汉代外交家张骞的墓地和五门堰的古灌溉工程,在该图也有显示。
有许多研究实例表明,建立古遗迹和道路方面的地理信息系统有助于遗迹的保护和保存。这个系统应有适当的尺度,当地理的和非地理的信息都汇集在同一个数据库时,原有信息的价值就会增加。尤其在这些地区,地形和相关的气候因素对历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用一个精度较好的地理系统来解答关于古道的可能位置和相关事宜的疑问,给蜀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把古代文字材料和地图里的地理信息汇入可靠的现代制图系统中,既可以找到以往错误或模棱两可的地方,也有利于研究人员发现新的关联,产生新的思路。
本项目由澳中理事会资助,其目的在于展示如何将历史纪录、地形分析和3S技术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工具,让处于有关历史事件中心位置并担当其保护保存任务的汉中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使用,促进新观念的形成。目标是在各种相关技术(例如文件和图片的扫描技术)的支持下,把多种信息综合到一个兼具地理、电子化、历史和文化属性的数据库里。这个项目已经启动,并计划于2008年中期完成。
2 项目的目标
3 项目计划概要
项目将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预研究和野外考察基础上举办蜀道(着重于栈道)及“3S”技术应用研讨会。确定的试点研究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方案。
在项目的第一阶段,澳大利亚方面的科学家分别于2006年10月和11月到中国进行考察,在杨凌和汉中举行双边会议,讨论拟定具体的分阶段计划。2007年初中国方面的合作者到澳大利亚访问,参观博物馆和学术团体,并进一步讨论落实蜀道(着重于栈道)及“3S”技术应用研讨会的准备,和第二阶段的合作计划。
2007年研讨会之后,项目进入第二阶段,重点是完成试点项目内容包括一条或多条蜀道的精确定位、遗址的GPS位置记录、遗迹状况报告和各种来源信息的整合。这些信息包括卫星数据、地表模型、古代和现代的地图、照片和古代文字材料。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古迹的保存保护和历史研究。
4 主要研究人员的联系方式4.1 澳大利亚:
4.1 中国:
5 参考书目
5.1 主要参考资料李约瑟 (1971),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第二部,机械工程,剑桥大学出版社,1971。 雷夫·德克雷斯皮尔 (1984),北界?-东汉王朝的政治和方针,亚洲研究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984。 罗贯中(1360),三国演义,Moss Roberts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司马迁(公元前120),史记,Burton Watson译,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1。
5.2 项目的其它支持资料贾大卫(2006),蜀道卫星影像 -更新换代 (制成PDF 文件的幻灯片资料)。 贾大卫(2005),通往蜀国的褒斜道?-从关中到玉盆(2005年褒斜道考察),PDF文件格式。
5.3 澳中理事会(ACC)
澳中理事会由澳大利亚政府于1978建立,以促进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的互相理解,增强两国人民的关系。更多信息请见:https://www.dfat.gov.au/acc/
|
||||||||||||||||||||
|